
农村环境整治问题既关系到生产,也关系到生活,还关系到生态,只有坚持和完善常态化的整治机制,才能使农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童市镇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,各村(社区)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,不断探索举措,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、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为出发点,积极开展四美创建(最美庭院、最美屋场、最美道路、最美村庄)活动,以新路径开辟新格局,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模式。
党员认领“新身份”,
形成环境整治“新亮点”
“现在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,家家户户收拾的干净利索,没有大家的共同参与和维护,光靠几个环保员可达不到这种效果”童市镇杨墩村丁家组的路段卫生负责人瞿贵清说。
瞿贵清是杨墩村的一名党员,今年4月份他又多了一个身份——丁家组路段卫生包干负责人,“过去哪里有脏乱差的情况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过去了,现在有了新身份,就得把肩上的担子挑起来。”瞿贵清说道。自从开展党员负责包干路段卫生以来,每天一大早村里的党员就会到各自负责的区域走走看看,督促各家各户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,叮嘱他们把散养鸡鸭圈起来,并对乱堆乱放的杂物做好规划。
“村里的主干道有环保员打扫,但各家门前屋后就成了死角,实行路段卫生包干制度,就是希望通过党员示范引导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。全村共有21个路段,由党员自己选择认领,如果群众不搞卫生,那就党员自己想办法,党支部还会不定期检查卫生包干情况,每季度按表现积分排队,奖优罚劣,同时家里卫生情况维持较好的户子,还会被推荐到镇上参与“最美庭院”的申报,申报成功镇上会派发奖品,我们村上也会有相应的奖励,大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,现在村上的党员没事就会到村里走走看看,环境卫生着实有了很大改善!”支部书记李虎笑着说。
绿植认养“新举措”,
形成环境共治“新氛围”
走进童市镇塝上村,密恩公路两旁一盆盆枝繁叶茂,摆放有序的绿植,为干净美丽的乡村公路增添了一丝清新的意境。
密恩公路塝上段是恩溪片区9个村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,为美化沿线环境,弘扬文明乡风,今年3月份,童市镇塝上村购入200盆绿植,提供给村里岩恩公路两旁的住户自愿认领。“盆栽发放给群众,他们自己种养起来才会上心,谁家种养得好,左邻右舍对比一看便知,既美化了沿途的环境,又能相互形成比拼的氛围,调动大家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,一举多得!”该村党支部书记徐纵纵说道。
“要让童市的家家户户干净整洁,要让每一个来了童市的人都舍不得离开。”党委书记张波表示。人居环境整治是振兴乡村的基础保障,后阶段童市镇将继续通过持续探索新路径,扎实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、污水处理、厕所改革、鸡鸭圈养等规定动作,不断开创新举措,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,变被动为主动,以点带面,探索建立适合全镇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,让童市的天更蓝、水更绿、山更青、地更净。
责编:李文涛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